【HEMA與戰史】 屠龍寶刀無龍屠 劍術大師改練戰車道:巴頓將軍與一戰軍官的轉型

Aquila Formosa
Jun 18, 2024

--

曾經的白面小生,如何變成臭嘴大將軍。

作者/Author:王人俊/Ralph Wang

小喬治·史密斯·巴頓(George Smith Patton, Jr.)是美國二戰的傳奇坦克指揮官,以勇猛粗曠而身先士卒的美式作風聞名,他在對第三軍團的髒話齊發演講更是成為他最鮮明的人物形象。不過在成為著名的坦克指揮官前,巴頓是一個以狂熱愛好劍術聞名的騎兵軍官。

在西點軍校時期,巴頓便是校內最優秀的擊劍手,在下發部隊後不久,巴頓更是代表美國陸軍,作為第一屆現代五項選手參加1912年的奧運會。

巴頓參加1912年奧運現代五項的照片。

當時的奧運會帶有很濃厚的貴族文化與軍事色彩,參加者有很高比例是貴族或現役軍人,而第一屆現代五項選手全都是現役軍官。現代五項是根據拿破崙戰爭時期的一個傳說而設定的比賽項目:一名法國騎兵軍官為了傳遞消息到後方,在短短的一天內同時用上了馬術、擊劍、射擊、越野跑和游泳的技能,最終完成任務。

巴頓設計的軍刀

酷愛劍術的巴頓將軍在擊劍項目拿下了四強,而在其他項目也名列前茅,綜合成績第五。如果沒有那個著名的射擊成績爭議,巴頓將會拿下一面奧運獎牌。(註)

巴頓對劍術的熱愛並沒有就此告終,他在隔年1913年,設計了一款1913型騎兵軍刀,被美軍騎兵部隊採用。而巴頓本人更是持續精進劍術,作為坎薩斯州萊利堡騎兵學校的劍術教官,獲得了「劍術大師」(Master of the Sword)的頭銜,這在當時是保留給最優秀教官的殊榮。

故事發展到這,看起來就是冷兵器英雄的故事吧?

1914年,馳騁在馬背上的巴頓。

然後,一次大戰爆發了。

一次大戰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人類的戰爭方式發生了劇烈的轉變。機槍、鐵絲網、戰壕、大砲和毒氣,成為了戰爭中最鮮明的意象。雖然很多這類科技在戰前都已問世,但一戰讓這些武器的殘酷無情展現在每個歐洲人的眼前。

我們在《【HEMA史料】 前線用軍刀才不像打比賽,上面的大人物是不會懂的》介紹過,直到1890年代軍刀雖然已經逐漸降低重要性,但在如山區或城鎮地形,仍然有不少實用需求和使用紀錄。這也導致了1895年英軍軍刀改制時,在這類區域服役的軍官反彈。但是不過20餘年後,一次大戰讓這些論戰都劃下了休止符。

曾經投入了無盡心血練就的劍術大師,培養了大量優秀騎兵,巴頓就像練成了屠龍刀法的英雄,環顧四周卻找不到半條飛龍一樣。然而這不是巴頓故事的結局,巴頓始終在關注著現代軍事科技的進展,到了美國投入世界大戰的1917年,騎兵已經沒有用武之地,而巴頓選擇加入了戰車部隊。巴頓成立了美軍最早的戰車學校,駕駛了第一批戰車,培訓美軍進行步戰協同戰術。不過短短數年的時間,巴頓已經從騎馬與砍殺玩家,轉成戰車世界高手,最後聞名全球。

到了1918年,伴隨巴頓的已經不是戰馬,而是鋼鐵巨獸。

巴頓將軍以及上週介紹的隆美爾元帥故事,其實是成千上萬大戰時期盡忠職守的軍人縮影。他們投入大量心血鍛鍊的戰技,但卻被科技進步的巨輪輾了過去。他們心中肯定有各種不為人道的苦楚,但許多人在撞上了現實的高牆後做出了改變,從零開始學習新技術。騎兵軍官改成駕駛戰鬥機,成為王牌飛行員馳騁天空,而巴頓將軍與隆美爾元帥則改成研究坦克戰術。

如果巴頓將軍拒絕承認軍刀已經被時代淘汰了,仍是一種重要實戰兵器,不停在軍中推廣實戰軍刀術,那在不久即將投入歐洲戰場的美軍中,他恐怕會很快地邊緣化,也永遠也不會成為偉大的坦克指揮官。時間不會為任何人停留,面對時代的變局,我們可以選擇放棄,也可以選擇奮力追上時代的腳步,這是巴頓故事能給我們最好的啟示。

電影《巴頓將軍》中重現的巴頓第三軍團演講

備註

巴頓使用的手槍口徑較大,在靶紙打出了較大的洞,而因此無法判定其中一發子彈是穿過上一發的洞或是脫靶。

--

--

Aquila Formosa

Aquila Formosa是一個歷史歐洲武術(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,簡稱HEMA)的練習與研究團體。目前主要研究項目為中世紀晚期的歐洲武術,以日耳曼系統為主,同時會旁及部分Fiore系統,同時也會練習19世紀的英式軍刀。